宜市市监食生〔2024〕4号
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局直属各分局:
为进一步加强bet36体育在线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落实食品生产监管责任,依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2024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结合bet36体育在线实际,制定了《bet36体育在线市市场监管局2024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bet36体育在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2日
bet36体育在线市市场监管局
2024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持续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规范提升食品生产日常监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市局制定了2024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以法治为根本、以信用为基础、以智慧为手段,以问题为导向,把监督检查作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系统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食品小作坊)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科学监管。
以企业自查为前提,日常检查为主体,体系检查、飞行检查、交叉检查为补充,制定科学高效的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全面落实食品生产监督检查频次和任务要求,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继续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问题、重点对象的整治力度,提高监督检查效能,切实发现找准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完善问题整改督导机制,扎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到位,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年实现:全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监督检查覆盖率100%,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处置率100%。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明持有率100%。婴幼儿辅助食品、肉制品、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率100%,其他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率100%。在产食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按要求配备率及抽查考核率100%。
二、检查对象
全市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普通食品生产企业,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的食品小作坊。
三、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总局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要求。
四、检查方式及频次
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按照总局食品生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和《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定规范》(DB36/T 1876-2023)的具体要求,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食品生产者的食品类别、业态规模、风险控制能力、信用状况、监督检查等情况,将食品生产者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
1.对风险等级为A的食品生产企业,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1次;
2.对风险等级为B的食品生产企业,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2次;
3.对风险等级为C的食品生产企业,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3次;
4.对风险等级为D的食品生产企业,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4次。
食品小作坊检查频次参照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由各地在制订监督检查计划时结合监管实际合理确定监督检查频次、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方式以及管理措施。
监督检查必须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的生产资质、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渠道、生产过程、产品检验、贮存及交付、标签和说明、食品安全自查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立、调整、履职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根据需要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及时将检查结果记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上一年度和本年度出现监督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应动态调整信用风险等级,相应增加监督检查、监督抽检频次。对不合格问题分析整改不到位的,应采取加强检查频次、责令停产整改,直至风险隐患彻底排除后方可复产。
五、检查计划
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综合考虑食品类别、企业规模、管理水平、食品安全状况、信用风险等级、信用档案记录等因素,结合本计划,编制所辖区域年度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年度计划应覆盖所有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与食品小作坊,重点开展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粮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饮料(含包装饮用水)、蜂产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糖果制品、糕点等重点品种的专项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抽检多批次不合格和往年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为突出的食品生产企业与食品小作坊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同时根据2024年年度工作安排,将酒类小作坊和山茶油小作坊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一)市级食品生产年度监督检查安排
市局按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和省局食品生产检查工作要求,结合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制订本辖区的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对大中型、风险较高的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类别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体系检查,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组织开展飞行检查、随机检查和异地检查。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年度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并督促其按照计划实施检查。结合省局部署,组织开展辖区内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粮食加工品、饮料(含包装饮用水)、食用植物油、酒类、糖果制品、糕点等重点生产企业的专项监督检查。
(二)县级食品生产年度监督检查安排
各县(市、区)局、市局直属各分局应按照属地监管原则,依据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与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制订本辖区年度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同时参与省、市级组织的监督检查工作。
六、重点检查内容
(一)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内容
在根据总局《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要求开展检查的同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依法配备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管理水平、安全状况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的岗位职责。
2.建立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情况。重点检查企业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情况,企业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以及整改情况。
3.规范许可资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企业生产的食品是否属于食品生产许可证上载明的食品类别;企业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现有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等事项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是否按规定报告。
4.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条件。重点检查企业厂区、车间周边是否有新增污染源;厂区、车间是否卫生整洁;企业更衣、洗手、消毒设备设施,是否满足正常使用。
5.